发布时间:2023-03-23|来源:中国城市信用|专栏: 政务诚信建设
新华信用南京2月7日电(李优)政务诚信既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苏州市把政务诚信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引领性工程,推动各地各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开展依法行政、惠企便民等创新探索,多次入选“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多项政务诚信建设创新举措在江苏全省推广,为苏州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柔性执法更有温度,2020年,苏州市司法局在江苏率先发布涉企行政执法“免罚轻罚”清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对个体工商户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打造政府“有温度”执法名片。2022年,进一步梳理并实施455项“免罚轻罚”清单3.0版,共办理相关案件2.44万件,涉及金额5.94亿元。面向长三角,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厘清长三角地区免罚事项清单,统一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助力长三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苏州市公安局首次运用行政合规从宽处罚制度,办理一起吴江区五金企业未经备案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案,保障了涉案企业正常运行,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如何把政务诚信建设与惠企便民结合起来,提升审批效率降低办事成本,考验着政府的行政智慧。针对“放管服”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审管衔接不畅、数据孤岛等痛点,苏州市行政审批局着力强化数据赋能,建立“审管执信”闭环管理体系,开发“审管执信”信息化交互平台,实现审批、监管、执法、信用部门在同一个平台上推送、接收、反馈信息,从源头上实现权责清晰、信息共享、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完成国家省市要求的监管事项库等8个监管数据库建设,并以苏州自贸区名义申请对接省监管数据库,汇聚了以监管事项、监管对象、信用评级为主的数据20余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