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用云浮,本地信闻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云浮如何“引育留用”高质量人才?

发布时间:2023-05-26|来源:云浮发布|专栏: 关于信用云浮,本地信 ...

分享到


前言

2022年2月16日,云浮市委以“虎年第一会”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实施人才“云聚”强市工程,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加快创建具有云浮特色的区域人才集聚平台。

3月17日,云浮市委制定印发1号文件:《关于推进人才云聚强市工程的意见》等“1+6+2”人才政策体系。

9月,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荣春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庆新先后上门拜访慰问人才,问计、问策、问情、问需于才,并向全国全球人才发出“招贤令”。

2022年度,云浮市人才工作取得“一个突破、两个好评、三个跃升”的优异成绩:即“海外引才”有效申报实现“零”的突破;人才驿站绩效考核位列全省第二、“扬帆计划”在省年度绩效考评工作中获评优秀等次;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562名,数量是2021年的2.6倍。博士、正高人数较2021年分别提升12倍、6倍。帮助人才解决各类“关键小事”数量是往年的3倍,引才数量、质量、环境水平均实现跃升。

2023年,云浮市持续优化调整人才政策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至目前已新获批设立4个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教育、医疗、机关等十多个引才小组已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新一轮引才,已签约500多名高层次人才。

2022年,云浮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云聚”强市工程,全市人才总量和结构持续优化,教育、医疗、机关等人才净流入率从2021年59.5%提升至96.2%,成为历年中人才引进数最大、人才流失率最低的一年。同时,高质量的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科技领军人才工作现场

诚心求才

靶向发力提升“引才”精度

引进陈丕立等一批领军人才,自主完成不锈钢全自动生产线研发,助推从“金属制造”向“金属智造”转型升级;引进农业、制造业、经济金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12名;实施人才回乡计划,吸引大批新兴籍外出人才返乡投资发展。这是2022年新兴县在贯彻落实市委人才“云聚”强市工程和“六大攻坚行动”部署要求,精准发力,在聚贤汇智上交出的答卷。

新兴县的亮眼成绩只是云浮市人才工作一个缩影,2022年,云浮市精准聚焦产业、教育、医疗卫生和机关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全面发起人才引进行动,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

产业方面,启动两轮产业人才申报评审活动,带动引进博士和硕士52名。推荐云浮市企业人才申报12项省级以上人才专项,创新“点对点”方式引进6名海外人才。

紧缺人才引进方面,全年共引进233名教育、医疗卫生高素质人才。并培育省级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5名,市级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名教师200名,副高以上技术职称人才876名。

机关事业单位紧缺人才引进方面,组织、编办和人社部门协力开展多轮机关事业单位紧缺人才引进工作,实行“统招统分”“阳光引才”,全年全市共引进100名机关事业单位紧缺人才。

中医药(南药)产业方面,去年以来已孵化中医药(南药)众创空间3个,评选中医药(南药)名师工作室5个,引进中医药(南药)创新团队5个、各类中医药(南药)人才53名,取得专利技术19个。并大力支持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种质资源库。

柔性引才方面,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去年以来共引进143名高层次人才。与省社科院联建联办全市首个新型智库,2022年共开展2个市委点题课题研究,为云浮市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

 

医疗卫生人才选聘现场

暖心惜才

培优提质增添“育才”广度

云浮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培优提质工程,着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优质人才队伍。

2022年以来,云浮市聚焦人才综合素质持续提升问题,统筹实施各类人才培育专项行动。分批组织人才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推出青年人才导师制,举办中医药(南药)国情研修班,选派人才参加中青班学习培训,定期安排人才到基层挂职锻炼,各类人才综合素质持续提升。

2022年,全市共有643名优秀人才提交入党申请书,完成355名高层次人才的结对指导工作,有序推动36名高层次人才到乡镇基层锻炼。纵深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扎实推进职称评审和职称评价改革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全年组织开展“广东精勤农民网络培训学院”培训1.4万人次、电商培训1.6万人次,累计培育本土人才7268名。


云浮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现场

尽心为才

诚意服务提高“留才”温度